一、小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目标与意义
课程思政致力于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诸如理论、价值观和精神追求等英语五课程思政实施的初步探索,你了解多少?,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塑造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王学俭,石岩,2020)此举充分响应了国家领导人的指示,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相契合。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基石,每一门课程的教学都应肩负起传授知识与培育人才的双重使命。通过课程思政的推进,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得以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切实提升,进而达成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理想效果。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和人文理念,将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对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认识。英语教学具有其独特性,它不仅教授学生语言技能英语,更像是为学生打开了一扇观察世界的窗户。在实施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入挖掘、弘扬并创新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要热情地引导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历史意识和文化意识。
二、小学英语五年级“课程思政”实施的探索
作为小学五年级的教师,本文选取本地区使用的外研社《新标准英语》(从三年级开始)五年级教材作为案例英语课程,详细介绍了我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
1、挖掘人文素养,展现家国情怀
在五年级下册的Module1 Unit 1中,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关于我们曾经居住在一所小屋的故事。通过采访老奶奶,我们得以见证中国从过去到现在的巨大变迁。在课堂上,教师利用生活环境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英语培训,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祖国的日益强盛和经济的蓬勃发展。这样的体验不仅让学生对现在幸福的生活心存感激,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同时唤起了他们对感恩之情的深刻感悟。在课堂上,我搜集并融合了大量的网络资料,诸如图片、视频以及电影等,向学生们展示了中国从古至今的鲜明对比,从而帮助他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和领悟到国家日复一日、飞速发展的变化。此外,为了让学生们获得更为深刻的体验,我以他们生活的城市——长沙为切入点,向他们介绍了当地的地标建筑以及学校周边环境的演变。在对比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启发学生思考:是哪些因素引发了生活的变迁?这种变迁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大家是否感受到了幸福?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展开积极向上的思考。
2、融入哲学理念,启发辩证思维
在五年级下册的Module 2 Unit 2这一课程中,我们了解到Li Wei经历了一个从学生转变为教师的角色变迁,同时,Chen Hai与Mr. Li之间亦师亦生的故事也成为了讲述的重点。在课堂上,学生们会因角色转变而展开丰富的联想,同时,他们也会对师生间的有趣故事感到好奇,并隐约体会到事物并非永恒不变这一道理。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可以预先向学生提问:你们未来希望从事何种职业?你们在成为教师之后,是否还会继续求学?成为教师之后,是否还会继续扮演学生的角色?此类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深入的辩证思考。课程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反思,让他们认识到:人的角色并非恒定不变,事物亦非绝对;应当培养用发展的视角和成长型的思维方式去审视问题,以此在学生心中播下哲学的种子。
3、注重人文关怀英语课程,培养优良品德
五年级上册教材中,第七模块的第一单元以Sam、Amy和Lingling三人观看电视的场景为线索,向学生展示了狗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而在第二单元“他们无法行走”中,则讲述了一个因为无法完成某项任务而得到他人援助的故事情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关于保护动物的海报,以及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意识到动物对人类的益处,从而唤起他们的爱心英语课程,并提升他们保护动物的意识。此外,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代入盲人、聋哑人等残障人士的角色,体验他们的不便之处,让学生认识到在他人需要帮助时,应尽自己所能伸出援手。在课堂总结环节,可以借鉴残奥会运动员的鼓舞人心的经历,使学生们体会到残疾人士的坚韧和决心,进而激励他们学习这些运动员身上所展现的坚韧意志英语课程,以此培养学生的自我奋斗精神。
三、总结
课程思政的落实,核心在于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及对课程思政的把握。在小学英语教材中,我们可以挖掘到许多思政元素。本文以五年级教材为切入点,详细列举了在授课过程中提炼出的思政要素。在深入探究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课程思政的实施实际上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结合,二者并不存在矛盾。深入挖掘英语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其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这样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学英语,可以自然而然地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