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空经济管理学院
临空经济管理学院在我国开创了以临空经济为主题的学院先河,其中设有中央财政重点扶持的多个专业,包括国际商务和跨境电子商务,国家级示范的旅游管理专业,以及传统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此外,学院还开设了具有特色的空中乘务专业和新兴的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
学院在专业建设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学英语,近几年来,接连获得北京市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和实训基地的认定,包括“临空经济管理专业群”、“京东国际数字贸易学院”以及“李浩国际餐饮艺术设计大师工作室”。师资力量雄厚,北京市拥有优秀教学团队两支、创新团队两支,以及继续教育高水平教学团队一支。博士教师九名,教授六名英语培训,北京市教学名师一名,职教名师一名,入选北京市高校“青年英才计划”的三名聚焦学院校企师资:完整配置、多元实力、协同发展的师资力量,文化和旅游部“万名旅游英才计划”的两名,世界技能大赛国家级裁判一名。此外,双师素质教师比例高达90%。教师团队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学院在国家级及北京市的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中表现卓越,成绩斐然。近些年,荣获国家级三等奖两项、北京市一等奖十项,以及在国际“中英‘一带一路’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夺得金银奖牌四枚,同时还作为中国代表队的一员,前往英国进行交流与竞技。
学院与京东集团、国奥集团、中青旅、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等行业领军企业构建了校企合作机制。在过去的三年间,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8%,岗位匹配率更是达到了90%。在此过程中,培养出了一批企业业务领域的骨干力量,其中包括北京市五四奖章的获得者、企业业务部门的运营总监、航空货运代理公司的创始人以及电商多平台运营的总经理。
数字财金学院
学院所设专业源远流长,会计专业自1983年设立以来,已成为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项目之一,受到中央财政的大力扶持,并成为学院的核心特色专业。此外,该专业的教学团队还荣获北京市首批高职教学教改创新团队称号。会计团队伴随首都经济社会的进步逐步壮大,涌现出税务、审计、云财务会计师等多元专业和方向,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对财税金全方位管理人才的需求,逐步构建起了以“全科大会计”为核心的专业集群。
会计与金融学院目前拥有一个职称和学历结构搭配得当、教学及科研能力均较为突出的教师团队。该学院共有教职工59名,其中,全职教师占比达到46人。教师队伍由3位教授和18位副教授组成;9位教师拥有博士学位;18位教师具备“双师”资质,另有1位高级会计师,3位注册会计师,1位注册税务师;4位教师荣获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称号,1位入选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6位为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值得一提的是,其中4位教师曾荣获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的一等奖。
会计与金融学院的毕业生主要致力于服务于首都的第三产业和高端产业,他们的就业率连续多年稳定在98.5%以上,而且,他们在专业对口的就业比例也超过了85%。
外语与学前教育学院
外语与学前教育学院在1988年正式成立,该学院拥有一批北京市职业院校特色的高水平专业集群,即国际教育服务专业集群。该专业集群包括商务英语、应用英语(幼儿双语教育)以及学前教育等三个专业。专业群扎根于北京这一国际交往中心的战略定位,致力于满足首都高品质民生服务的需求。它面向国际教育服务领域,与教育咨询、培训、双语教育以及学前教育等产业链紧密对接。通过这样的对接,专业群致力于打造国际教育岗位能力体系,旨在培养既精通英语、了解教育、擅长管理,又具备独特专长的国际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引领高职院校英语和学前教育教科研,打造创新团队
外语与学前教育学院是教育部指定的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单位,同时,它也是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大学英语研究会的职业英语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的所在地。学院拥有一支由41位专任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1位教授,13位副教授,1位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1位北京市职教名师,以及4位北京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全体教师均具备硕士及以上学位,且“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超过了85%。教师团队参与了众多国家级、市级、院级的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并因此荣获多项奖项。他们编纂并出版了多套活页式的国家规划教材和专著,同时发表了超过百篇学术论文。此外,团队还成功主持了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项目,并参与了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的评选工作。
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行“1+X”证书制度
与宋庆龄幼儿园、幸福泉儿童发展集团、启明教育集团、水米田教育集团、清华清悦幼儿园、金宝贝早教、北师大附属幼儿园、路博国际咨询、策马翻译等五十多家机构,我们构建了多元化的校企合作联系,共同管理教育项目,实施“二元”培养模式,共同开发课程、编纂教材、举办竞赛、搭建实训平台。实施“1+X”证书体系,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并引入创新性的“双导师”实训实习模式。
开拓国际合作,打通留学渠道,提升专业品牌影响力
致力于增强专业集群的国际知名度,与英国德比大学达成校际合作协定,开启2+2+1本硕连读的留学途径。作为北京市教委中澳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首批试点专业,参与北京TAFE学前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同时,与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以赛强技,服务社会
引导学生踊跃投身于各种级别的职业技能竞赛。在北京市举办的幼儿英语教学技能竞赛中,我校专业学子荣获一等奖,在全国英语演讲及写作竞赛中摘得特等奖,北京市英语口语和创业竞赛中也频传捷报。此外,我们还举办了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包括合唱、歌唱、绘画、篮球、舞蹈等比赛。学生们成立了“暖阳”志愿者团队及舞蹈艺术学习班,他们定期前往福利院、养老院和社区等地,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
人工智能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致力于培育既具备数字思维和国际视野,又精通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智慧城市运维关键领域的“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学生入学后,可在专业群内自由选择课程,且有机会二次调整专业方向,毕业前夕,他们还可以自主决定未来的就业去向。
学院实力强大,承接了4项国家级项目。同时,还肩负着人工智能专业群、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工程师学院、西门子智能制造工程师学院以及360信息安全工程学院等4个北京市特色高水平项目的建设任务。
师资雄厚,集结了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其中包括教育部认定的知名专家一位,北京市专业领军人物及杰出青年骨干教师六位,以及北京市新职业技术技能高手六位。博士学历及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比例达到60%,并汇聚了众多在人工智能、信息安全、城市信息化和智能制造等领域享有盛誉的业界专家和领军人物。
就业水平优良。学院已与360集团、腾讯、SAP、科大讯飞、新华三、西门子、北燃集团、燕山石化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就业合作关系,实现就业率百分之百,毕业生能够享受到丰厚的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路径,同时,学校的本科升学率在北京市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教学,成果显著。基于学生兴趣,我们创新教学手段,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2020届毕业生崔腾飞荣获全国“互联网+”大赛创业组银奖,近三年来,他还在北京市“互联网+”大赛中荣获一等奖10次,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奖超过80项。
先进制造学院
先进制造学院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产业趋势,针对未来制造业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及融合化的需求商务英语专业害人不浅,专注于先进制造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学院开设了电气自动化技术、智能机电技术、集成电路技术和无人机应用技术等四个特色专业,旨在培养既具备高尚品德又拥有精湛技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些人才将具备卓越的职业技能、国际化的视野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领产业变革,面向未来。
一、学院特色
面向未来,我们专注于科技前沿:所设专业与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及“中国制造2025”战略紧密结合,致力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领域的深耕,旨在培育出符合未来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学院积极推动产教融合,携手中国中车集团、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燃气集团、小米、龙芯中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方华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芯国际等业界巨头,进行了深度合作。通过这种合作,学院成功打造了一个以这些龙头企业为核心,涵盖上下游众多企业的紧密合作圈。校企合作,共同打造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引入企业实际项目商务英语专业害人不浅,将产业需求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实现紧密对接,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重视实际操作,增强技能:打造“基础实验、专业实训、综合创新、岗位实习、创新创业”五位一体的实践教育架构,学院设有国家级的生产实训基地,以及大国工匠尖子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西门子智能制造工程师学院,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及创新创业能力,旨在培育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顶尖创新人才。
二、师资队伍
学院与企业的师资队伍共有48位成员;其中商务英语专业害人不浅,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有38位,占总数的79%;博士学历的教师有15位,硕士学历的有30位,本科学历的有3位。“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了90%。北京共有青年骨干教师三人,优秀工作者两人,杰出人才两人,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表现卓越的指导教师三人,同时担任全国“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机器人专业工作委员会委员”和“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机器人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的职务一人,以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专家、裁判长和仲裁共六人。担任及参与国家及省级重点项目40余项,撰写并发表SCI、EI、CSCD等国际期刊论文40多篇,核心期刊及科技类论文100多篇,荣获国家批准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软件类知识产权30多项,并著有专著10多部。
三、育人基地
学院设有2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同时设立了1个北京市特高项目——西门子智能制造工程师学院。此外,学院还配备了1个教育部认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并打造了“大国工匠”拔尖创新人才基地。在教材方面,拥有5本国家级规划教材,开设了1门国家精品课程。教学成果方面英语,荣获了2项北京市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并在教育部产教融合典型案例中入选了4项。
四、人才培养
毕业生就业率始终维持在100%的高位,过去四年里,他们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国赛银奖一项、铜奖一项;在国际舞台上商务英语专业害人不浅,也赢得了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铜奖一项;在国内赛事中,他们共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三项,北京市级技能竞赛一等奖六项,二等奖十项。学生能够获得低压电工资质证、高压电工资质证,以及电工(高级)资质证,PLC编程设计师资格证书,工业机器人操作资格证书,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勇敢无人机操控员执照等多种证书。
珠宝与艺术设计学院
学校旗下的珠宝与艺术设计学院于2019年1月正式设立,同时拥有教育部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教学资源库(第一主持单位)、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玉雕技艺传承)、教育部“1+X”贵金属首饰制作与检验全国师资培训基地、人社部“贵金属、宝玉石检验员职业资格(1~5级)”全国培训考评基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技艺传承创新基地、全国职业院校传统技艺传承示范基地以及北京市职业院校优秀创新团队等荣誉资质。
北京市推出了首批特色显著、水平高超的骨干专业集群,以及非遗技艺——花丝镶嵌的传承产业学院。
学院汇聚了国内顶尖的师资力量,包括与中国玉雕界12位大师签订合约,以及1位北京特邀专家、1位北京职业教育名师、1位全国技术标兵、2位中国轻工技术标兵和8位高级职称教师(其中教授1位,副教授7位),所有教师均为具备“双师型”资格,且全部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
学院设立了玉石鉴定与加工、玉器设计与工艺、工艺美术品设计以及数字媒体技术(凤凰集团数字视效订单班)等四个专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玉器设计与工艺专业是教育部认定的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之一。该专业与12位国家级大师工作室携手合作,共同致力于玉雕技艺的传承人才培养。这种模式实现了教学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育人,旨在共同培育出匠心独运的匠人,塑造出精湛的匠艺。北京市首座非遗技艺传承产业学院便是非遗技艺传承(花丝镶嵌)产业学院。
学院在教育教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荣获了2018年北京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珠宝玉石鉴定赛项的团体一等奖;在2021年和2019年的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宝石琢磨工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中,获得了特别贡献奖;2020年,学院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夺得了一等奖;同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中,学院学子摘得了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三项;2021年,在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珠宝玉石检测制作职业技能竞赛(宝石琢磨赛项)中,学院选手取得了优异的一、三等奖成绩。
学院专业群以“玉德文化”为指导,秉持“立德树人”的初衷和使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人才培养与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依托“幸福学园”德育品牌,学院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坚定信念和深厚的爱国情感;同时,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专业群的数字化进程,构建了以“传创融合——技术创新与技艺传承并重”为核心的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以支撑首都非遗文创产业的发展。学院旨在培养一批具备玉德精神的新时代中华优秀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并打造出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数字+非遗技艺传创”的北京模式。